记者丨曹璇 耿之倩 徐丹娜 宫祥诚 侯佳琦 雷湘平。
10年来,长安号累计开行超过1.6万列。农业领域合作硕果累累中塔合作建设的中泰塔吉克斯坦农业纺织产业园,采用先进的数字智能化农业机械和纺织设备,使当地纱织品跻身全球高端市场。
各方秉持开放、互利、尊重六国利益的原则,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推进区域经济合作走深走实:——2022年,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额创历史新高。吉尔吉斯斯坦学者舍拉迪尔·巴克特古洛夫表示,中国坚持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今年前两个月,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额同比增长22%,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中国与中亚五国外长共同推动开启杆,启动中欧班列一带一路十周年长安号西安—中亚专列发车。——今年2月,首届中国+中亚五国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发布《中国+中亚五国产业与投资合作青岛倡议》,进一步规划中国与中亚五国投资合作愿景。
加强电子商务合作,建立中国—中亚电子商务合作对话机制,发展丝路电商,是《中国同中亚五国领导人关于建交30周年的联合声明》中强调的合作重点。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号召合力应对风险挑战,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同时,要积极拓展国际双向通道,大力建设海外仓,在国外聚货、建园,实现返程班列常态化运行,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
演讲中,李辉的结束语道出了与会者的共同心声。跨境电商行业从野蛮生长阶段进入稳定增长阶段,数字化精细化转型成为必然趋势。出海企业加快推进本土化进程。当前,中国汽车品牌已经完成了从产品贸易、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2.0时代的跨越。
发布人、郑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潘维成介绍,《蓝皮书》共40万字,由主报告、专题篇、案例篇、探索篇、附录五部分组成,全书具有视野广、重调研、覆盖广三大特点。跨境电商迎来供应链为王阶段,供应链成为出海企业核心竞争力。
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正快速在汽车产业落地生根,将持续改变汽车行业的传统运营逻辑和商业模式,跨境电商也在成为中国汽车品牌出口的新引擎。国家口岸办原主任叶剑表示,目前国内开行班列的城市多、线路多,出境后的线路大部分重复,部分城市多线争跑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地方政府、铁路、海关、平台公司等部门之间信息还没有完全做到互联互通,存在难以形成合力的情况。与会嘉宾进行主旨演讲。5月10日,在第七届全球跨境电商大会数字化赋能汽车产业出海论坛上,相关专家和汽车行业代表会聚一堂,分析汽车产业市场需求,探讨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趋势。
加强合作实现信息互通对于中欧班列下一步的发展,业界学界人士在普遍看好的同时,也提出了合理建议。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铮 摄数字化赋能汽车产业出海论坛数字化拓宽中国车企出海之路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延辉每天,宏阔的中铁联集郑州中心站,密密麻麻的河南造汽车在此集结,排队等待乘坐火车出口海外。随着中国车企以自主创新的产品和技术在全球市场不断开辟‘新蓝海,整个汽车产业大航海时代已经开启。举办各类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多维度挖掘和培育本土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出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资源整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在此基础上,将借助此次论坛,发挥政产学研用结合优势,集中社会优势资源,打造集高端智库、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文化传播于一体的跨境电商国际化平台,共同推进跨境电商产教融合健康发展。中国跨境电商发展报告(2023)发布聚焦跨境电商产业长期价值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宋敏 5月10日,在跨境电子商务产教融合论坛上,河南国际数字贸易研究院、全球(郑州)跨境电商研究院联合发布《跨境电商蓝皮书:中国跨境电商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蓝皮书》),全面总结2022年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新环境、新特点和主要挑战,深入分析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趋势,探索实现跨境电商产业长期价值的发展新路径。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全球(郑州)跨境电商研究院执行院长苗晋琦表示,全球(郑州)跨境电商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在顶层设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爱驰汽车副总裁李辉在论坛上专门分享了汽车出海的方法论。
5月10日,第七届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商务部原副部长易小准表示,郑州作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城市,应当充分发挥中心的集结功能,搭建统一和开放的平台,吸引周边城市参与,与其他集结中心城市协同发展,打破区域经贸壁垒。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铮 摄跨境电子商务产教融合论坛多维度挖掘和培育本土跨境电商人才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宋敏5月10日下午,第七届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跨境电子商务产教融合论坛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作为新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这座现代之城始终屹立潮头。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净增近4000家,总数达到8700家,连续两年呈爆发式增长。去年,广州在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排名中跃升至第10位。
从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核心片区,到广州南站开车只要10分钟,到白云机场仅需半个小时。广州优化实施了广聚英才计划,面向全球引进符合主导产业发展方向的创新领军人才和团队达1.8万人,打造了梯次衔接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流动机制更加健全。
广州在科技创新轴上投入了大量基础设施资源。发展求新,人才先行。
不仅要打通交通动脉,更要打破制度壁垒。探究原因,大湾区高端要素充分、自由流动是关键。
如今,广州已成为全国唯一拥有国家实验室、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国家未来产业科技园等国字头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城市。建设新中轴,挺起广州科创脊梁把体量庞大的固废‘化废为宝,我们这项‘负碳技术还是很有竞争力的,公司正准备上科创板。再如,建设穗莞深城轨琶洲支线,让广州实现高铁进城。打通新动脉,高端要素自由流动11年前,广州国际生物岛还是个荒芜的江心小岛。
对于国际生物岛,对于广州莫不如此。在解释广州为何是千年不衰的活力之城时,经济学家林毅夫说,同样具有地理优势的,中国还有很多城市,广州能够长盛不衰至今,实际上是人努力的结果。
本土创新雨林在迅猛成长。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逯彦萃 郭北晨作为南海丝绸之路的始发大港,这座千年商都经久不衰。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广州卫视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高前应说,为了服务好这个不大的病人群体,公司已探索了20年。
固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忠平踌躇满志地说,广州正迎来科技人才创业的黄金期。一串串亮眼的数据,成为广州创新驱动发展的有力见证。未来广州的发展,就要依靠这些科技型创新企业了,‘新中轴也将成为城市的新中心。缘何要打造这一中轴线?广州市委工作人员介绍,一座城市的发展史,往往铭刻于城市中轴线。
两家深耕不同领域的公司,因为科创,被一个中轴有机联系在一起。广州第一中轴线北起越秀山中山纪念碑,南至海珠广场,带来了千年商都的文化底蕴,见证了革命的摇篮向一线城市进化。
站在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唯品会大厦45层,俯瞰全城,完美的矛盾体跃然眼前——这里既是充满历史沧桑的厚重之城,也是朝气蓬勃的科创之都。为了打造科创之城,广州把优化创新空间布局摆在了首要位置,绘就新中轴,以中新广州知识城和南沙科学城为极点,沿途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广州国际生物岛等关键节点穿珠成链,集聚了科技基础设施、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挺起广州科创新蓝图的脊梁。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刚说。比如,开通时速高达160公里的广州地铁18号线和广州地铁22号线,促进广州与珠江口东西两岸的城市群互联互通。